您现在的位置是:驽马十驾网 > 综合
年内公募基金经理离任达182人次 是否设立“过渡期”存分歧
驽马十驾网2025-07-06 01:43:51【综合】2人已围观
简介本报记者 王 宁与往年相比,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的人员流动仍保持在偏高水平。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11日,年内公募基金经理离任高达182人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
本报记者 王 宁
与往年相比,过渡期今年以来,年内公募基金经理的公募人员流动仍保持在偏高水平。根据Wind数据统计,基金经理截至8月11日,离任年内公募基金经理离任高达182人次,达人接近去年同期水平。次否存分
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设立基金经理的过渡期离任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卸任所管理全部产品的基金经理职位,这就意味着基金经理要离开所在公司;二是年内卸任部分在管产品基金经理职位,这属于正常调整。公募
基金经理离任也引发了业内对是基金经理否设立“过渡期”的争议。有业内人士认为,离任很多个人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将基金经理作为最大考虑因素,达人因此,次否存分基金经理的卸任应当设立“过渡期”,给予基民一定时间选择是否赎回。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经理卸任后并不意味着相关产品业绩一定会差,管理人在选择基金经理时,主要考虑该基金经理是否有能力管好产品,因此,基金经理的离任并不会对产品的业绩产生很大影响。
年内公募基金
新聘基金经理393人次
根据Wind数据统计,年内公募基金离任基金经理合计达182人次,其中,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博时基金、安信基金和农银汇理,离任基金经理人次分别为7次、5次、5次;华安基金、汇添富基金、工银瑞信、金鹰基金和南华基金等7家公司,年内离任基金经理均达到了4人次。此外,鹏华基金、诺安基金、中欧基金、九泰基金和上投摩根等12家公司,年内离任基金经理均达3人次。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告诉记者,基金经理人员流动原因有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基金“阳光化”后,私募基金具备投资策略灵活性高、激励机制更有吸引力等诸多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盟。
在新聘基金经理方面,数据显示,年内公募基金合计新聘基金经理高达393人次,其中,嘉实基金以20人次排名居首,博时基金以14人次居第二位;汇添富、富国基金等3家公司新聘人次均为9次。此外,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和南方基金等18家公司,年内新聘人次在5次至9次之间。
从目前全行业基金经理人数排名来看,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和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数最多,分别是88人、81人和79人;其次是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和南方基金,分别为78人、77人和72人。除了这6家公募基金外,其余公司的基金经理人数均在70人以下;其中,50人至70人的有8家,30人至50人的有17家,10人至30人的有66家。
是否设立“过渡期”
引业内热议
基金经理的突然离任往往引起业内高度关注,尤其是管理规模偏高、具有一定明星效应的基金经理。
上述华南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从投资者选择基金的角度来看,通常基金经理的离任会对产品造成较大影响,毕竟基金能否创造阿尔法收益与基金经理个人能力息息相关,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更换基金经理产品收益就一定会下降,毕竟基金公司在选择下一任基金经理时,也是经过了审慎选择,认为其有潜力、有实力管好产品才会做出决定。对于投资者来说,当所持有产品发生基金经理离任的情况时,不妨耐心观察一段时间,看新任基金经理的风格是否与风险收益偏好相适配。
也有公募人士认为,就目前来看,部分投资者选择基金时是“冲着基金经理去的”,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应当设立“过渡期”,让投资者有更多时间选择,对投资者更负责。
“基金的风格、收益等都是由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和投资风格来决定的,可以说基金经理对产品的影响至关重要,且投资者认购产品大部分都是冲着基金经理去的。因此,基金经理才是产品的核心。”刘有华向记者表示,基金经理离任设置“过渡期”完全有必要,这能够起到保护投资者的作用,同时,产品业绩也不会受到较大影响。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告诉记者,私募基金经理的离任一般都会有“过渡期”,但如果是受到负面因素影响,一般会突然离任,这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很赞哦!(41517)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张翰工作室追讨千万投资款:被告上海时悦文化未依约支付款项
- 营收、净利两位数增长!国有大行首场中期业绩会来了,回应涉房贷款等问题
- 上半年赚了近82亿,宁德时代如何消化原材料涨价压力?
- 京东盘前涨超5% Q2营收利润超预期 年活跃用户达5.8亿
- 河北前7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073亿元 同比增两成
- Q2净利环比大增近3.5倍!万亿“宁王”上半年大赚81亿,国内动力电池领域身后追兵“虎视眈眈”
- 金科股份已沦为“老赖”:违规信披、关联交易,还被曝烂尾式交楼
- 陈雯:希望资本市场能有更多创新,资本不要过度集中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
- 嘉实基金“一哥”一年半亏近百亿 产品规模缩水超200亿元
- 打造大湾区“超级加油站”!4张保税加油牌照落户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