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周年 从关键数据看促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国企业目前全国碳市场刚刚起步,碳市在建设与管理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场启成效比如交易并非一直活跃,动周尤其是关键在履约期过后,总体交易比较平淡。数据此外,看促市场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有待完善。但专家表示,绿色未来随着更多重点碳排放领域的发展陆续加入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碳配额的全国企业价格将持续走高,碳市场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碳市

生态环境部已经连续多年开展了钢铁、场启成效有色、动周建材、关键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碳排放数据前期准备工作,下一步将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并加快全国碳市场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建设速度。

此外,专家还表示,目前全国性碳市场存在行业和排放规模的限制,主要覆盖的是年碳排放量超过2.6万吨的企业,今后应该逐渐增加对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覆盖程度,让全社会都能参与碳交易。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希良:咱们国家除了强制性的碳市场以外,还要建立自愿性的碳市场,自愿碳市场可能涉及的方面更广,有更多的行业参加。可能我们个人也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这样的话社会的参与度会大大地提升。

张希良认为,随着我国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企业的碳配额将会逐步减少,碳配额的价格也将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希良:我们也测算过,“十三五”期间实现国家碳减排目标的碳价大概是58元,“十四五”期间大概上升到68元,“十五五”可能要上升到104元,“十六五”可能达到178元。因为未来减排的要求、减排的力度(会)越来越大,低成本减排的机会是越来越少,所以碳价是不断上升的一个趋势。